第(1/3)页 第318章登门拜会 柳爷提醒,李胜利拍板,对中医伤科动手,爷俩进了医务室,李胜利跟屋里的老头老太打了招呼,坐下之后第一句就是: “中医割治……” “小爷,我这边赶趟,您不用抻着。” 落笔之后,见李胜利没了下文,柳爷这边就开始了催促。 “第一卷,割治理论……” 一听李胜利又要玩大的,直接以派别为书名,柳爷这边只能顿笔了。 “小爷,差不多得了,咱多少得有点自知之明。 您这一开口,就奔伤寒而去,这特么扯的有些邪乎了。 您按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来也成啊! 以内科之名,行割治之实,论述人体结构,前朝的名家都不敢大大咧咧的来,您多少遮掩一下。 一旦出了,柳家的传承人就不在人之列了。 骨伤、内科,他不敢说是首屈一指,但要说到中医割治,他要是自认国内第一,没人敢出来叫板的。 用药雷厉风行,变法提纲挈领,都不是阴险之人能干出来的。 真到了时候,不管是吴门的,还是史家的,敢出来跟您叫板,只有俩字给他们:去死! 现在看来,您在邢州,手艺压人是做到了。 按照他的割治高级,中医的割治派,在器械与手法上,并不比西医稍差,主要差的还是对人体结构的解析,以及消炎灭菌。 瞧见门后的凹陷了吗? 门扇稍开,就能藏上两个护院,招呼一声,身后的枪头也就扎上来了。 “听您的,只让小祝带着医林改错来…… “这样最好。 您老这是在点我? 这里是王家避暑的别院,夏日烈阳晃眼,正常进了正堂的人,起码要三五息的时间,才能直视上首之人。 妇人之仁,或许只是一两句话的退让,可换来的结果,却是柳家传承的断续。 在柳爷眼里,小董、小祝的年岁勉强,这话老史说来,才算合理。 以后纳西医手术为中医所用,正好需要这么一个学术带头人。 头把立起的招牌,容不得活人叫板!” 小小年纪蜗居洼里,看似阴沉,但实则蛮横,横行霸道在李胜利的用药跟变法上可见一斑。 单说割治,柳爷还是敢顶雷的,说起割治与西医手术消炎,将来指定是硝烟战场。 继续做一脉医家多好……” 对于自家传承人的邪乎,柳爷认可,但他不能让李胜利在这个时候出旷世名作。 董师还是别让他来了,那位也是江湖人,手段多着呢!” 割治这路尊的可是扁鹊、华佗,您别害我……” 带上誊写的东西,李胜利拎着食盒,柳爷拿着药匙,开了位于东山的书房门。 爷俩到了老村部也没闲着,按李胜利所说,柳爷需要誊写的也算是大部头了。 柳爷打了电话,爷俩也没在医务室多待,经过李胜利的巡诊之后,医务室这边基本没什么压力,留一个赵彩霞看着也就够了。 无论是论述中医割治,还是开断肢再植,都足以让他蜚声内外的,但现在这些许的名声不要也罢,带着雷呢…… 无他,十八著书,让以后的医家没了活路,只能将之神话了。 中医割治,传到今天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,民间还有没有通割治的医家都不好说。 等以后有了时间,也要练就跟柳爷一样的毛笔字,再配上红木书箱,逼格就出来了。 以前李胜利甩出来的正骨八法、肺痨、姜汤,在柳爷看来都是小打小闹。 第(1/3)页